顯示具有 040太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040太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5年4月6日 星期一

復活與釋放

復活與釋放




圖片: http://www.images.elijahlist.com/email_images/Resurrection_300px.jpg


2015-04-06(一)

經文: 太28 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

金句:  那天使向婦女們說: 不要害怕,我知道你們要找那被釘十字架的耶穌。他不在這裏,照他所說的,他已經復活了。(28: 5-6a)


摘要:

過了三天,抹大拉的馬利亞和馬利亞一起去墳地看耶穌,天使顯現,向她們說耶穌已經復活了,要她們去告訴門徒,到加利利去見耶穌。守在墳墓口的衛兵,回去城裡向祭司長報告一切,祭司長和長老給他們錢,要求他們出去說有人將耶穌的身體偷走了。門徒在加利利遇見耶穌,耶穌將大使命交代門徒,使萬國萬民都作主的門徒,並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為他們施洗。


默想:

耶穌基督的福音是釋放人的信息。使人可以從罪和死亡的挾制中解放,死亡不再是人生命的終極,人也不再是罪的奴隸,因為耶穌從死裡復活已經重新解釋了生命的意義。人活著的向度,不單只是今生今世的一切,也不是今生今世一切都不重要,復活的事件告訴我們,我們的生命超越今生,耶穌復活的故事更讓我們知道,今生生命是連結於上帝永恆的國度,雖然我們在此時無法完全理解那永恆的奧秘,但在耶穌基督的復活中,我們經驗到神愛我們、罪得赦免和聖靈的工作,是福音書中所記載的,也是耶穌未被釘十字架前所傳講的。在耶穌的道成肉身和復活中,上帝的應許實現了,為我們成全了。我們為此歡欣雀躍!


禱告:

復活的主! 謝謝你為我們道成肉身和復活,在你復活的大能中,我們可以天天向罪宣告,罪已經不再挾制我們,我們是屬於上帝的兒女,活在神釋放人的道中,不再是罪的奴僕,求你那復活大能在我們的生命中運行。阿們!


2015年4月3日 星期五

受難週靈修(五)

受難週靈修()

 

圖片:  http://www.manminnews.com/2012/sp/image/20120513_05_8.jpg

 

2015-04-03()

經文: 27 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 

摘要:

猶大因為自己出賣耶穌,耶穌被定罪而深感到罪惡,就自殺了。耶穌被送到總督比拉多那裏受審,耶穌最後被判死刑,雖然比拉多一再提醒猶太領袖,他看不出耶穌有犯甚麼過錯。耶穌被羞辱和釘十字架而死,亞利馬太的財主約瑟將耶穌的身體領去,用細麻紗布包裹起來,放進墳墓裡。兩位馬利亞守在墓門口。比拉多也派守衛看守墳墓。

 

受難週靈修

本週是受難週,邀請大家透過經文一起經驗耶穌一步步走向各各他的過程。建議大家本週每天讀完經文後,找一段時間約十五到二十分鐘時間,默想一段耶穌受難的經文,作為受難週的特別靈修,想像式讀經方式記載於下方。每個人也可以按照個人身體狀況,在本週當中選擇一餐禁食禱告,紀念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的愛,以此回應上帝。如果因為任何因素無法進行禁食,只要將一段時間分別出來給神,安靜在神面前,神知道您的心意。

 

想像式讀經的方法:

想像式的讀經祈禱常常被用來默想福音書中的故事情節,透過靈修者的想像,如同親身經歷福音故事一般,感官似乎感受到故事情節的一切,在聖靈的臨在中,進行一趟靈修之旅。

 在這項靈修中,想像允許我們透過感官從環境接收訊息,也和我們的記憶息息相關,因為想像可以透過記憶,勾勒一些已經在我們裡面的訊息,甚至觸動我們的情感,想像力是理性的,雖然並非分析邏輯取向的思維。

方法步驟:

一、安靜等候

二、選一段有情節的經文,頌讀經文3-5 (舉例: 8: 1-11)

三、安靜運用想像力,想像自己進入經文當時的情景,藉此與主相遇,因為我們的主在乎場景中的人和事物!

1 時間 (when) : 住棚節(7: 2, 10, 37; 8: 1-2)結束的第二天早上

2 地點 (where): 耶穌晚上在橄欖山過夜,清晨回到聖殿 (8: 1-2)

3 人物 (who): 文士和法利賽人、一個行淫時被抓到的婦人、耶穌、許多百姓

4 事件 (what): 文士和祭司長以及法利賽人想要捉拿耶穌,就藉著這個婦人的案子試探耶穌,想從中找到告他的理由!

5 如何發生 (how):

耶穌早晨從橄欖山回到聖殿,眾人喜愛他的教導,耶穌就坐下教導他們。這時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帶了一個女人,叫這女人站在他們中間,他們想找耶穌的把柄好控告他,就質問耶穌:"這女人正在行淫時被抓到,按照摩西律法,應該用石頭將這個女人打死,你覺得怎麼樣?"耶穌沒說話,彎下腰用指頭在地上寫字,  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繼續逼問耶穌,耶穌挺起腰說:"你們中間誰沒有犯過罪,誰就先拿石頭打她!"然後彎腰繼續在地上寫字。聽見這些話以後,他們就一個個溜走,剩下耶穌和那個還站在那裏的女人,耶穌挺起腰來,問她說:"婦人,他們都哪裡去了?沒人留下來定你的罪嗎?"女人回答說:"先生,沒有!"耶穌說:"好!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吧!別再犯罪!"

 

四、 運用身體的感官,投入在經文的情節,想像自己身歷其境!

1視覺:

  1. 直接看到一個女人被放在眾人面前審判,百姓都屏息等後結果,大家都神經緊張,那個女人則是羞愧到極點,又覺得不公平,因為男的並沒有被要求一起面對審問。 
  2. 看到一群自以為是的法利賽人,覺得自己是正義的化身,足以審判犯罪的人

1-3 看到彎著腰用手指寫字的耶穌,不知道他在寫甚麼,慢慢地在場的人,從老的到小的一個個走出去,剩下一些人在那裏。

1-4 最後耶穌和婦人講了幾句話,婦人也離開了現場。

 

2 聽覺:

2-1  聽到法利賽人對這個女人的指控,而且是以摩西律法的最嚴厲刑罰指控這個女人。其實法利賽人根本就不是為了公義,或律法本身的尊嚴而指控這個犯罪的女人,而是為了想從耶穌的話中找把柄,指控耶穌,所以聽起來特別不舒服。 

2-2  相對於法利賽人的高調,耶穌卻沉默,法利賽人繼續追問,耶穌對他們說:你們中間誰是沒罪的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!一陣沉默,沒人說話!

2-3  過了一段時間,耶穌問女人: 沒人定你的罪嗎? 女人說:主阿!沒有!

耶穌跟這女人說:我也不定你的罪!去吧!從此不要再犯了!耶穌說話聽起來超淡定,一點也沒有說教的意味,也沒有安慰的意思!

 

3 味覺:沒有想像關聯

 

4 嗅覺:聞到女人身上的香味、法利賽人衣服的檀香味、聖殿的味道、剛過完節期的清閒味!

 

5 觸覺:很難以觸覺在這場景中進入狀況

 

五、 覺察自己在過程中的感受和反應,試著投入聖經中的人物角色和他們的對話,感受自己當下的的情緒反應:喜樂?平安?厭惡?悲傷?憤怒?或是其他?

 

六、經歷這件事,你察覺和領悟到甚麼?

 

七、靜默在主的面前,場景逐漸消退,只有自己與主在一起!花一點時間,用心去感受主的心,祂是那麼在乎這些人,你有話對祂說嗎?祂對你說話嗎?

 

今日想像式讀經經文: (任選一段作靈修經文即可)

27: 11-26

27: 32-44

27: 45-55

 

記錄心得:

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

受難週靈修(四)

受難週靈修()



圖片:  http://www.cervantescafe.com.tw/images/fish/File0089.jpg

 

2015-04-02()

經文: 26 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 

摘要:

祭司長和民間的長老計畫要殺耶穌。一個婦女用極珍貴的香膏油膏耶穌,門徒覺得這是浪費,但耶穌接受她的服侍。祭司長和猶太的長老計畫要殺耶穌,耶穌的門徒猶大去見祭司長,以三十塊錢將耶穌出賣了。耶穌在被賣之前,與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,並設立主的聖餐,耶穌並預言彼得將三次不認主。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的時候,耶穌被逮捕並送到議會接受審判,此時耶穌預言彼得三次不認主的事情發生了。最後耶穌被交給羅馬總督比拉多審判。

 

受難週靈修

本週是受難週,邀請大家透過經文一起經驗耶穌一步步走向各各他的過程。建議大家本週每天讀完經文後,找一段時間約十五到二十分鐘時間,默想一段耶穌受難的經文,作為受難週的特別靈修,想像式讀經方式記載於下方。每個人也可以按照個人身體狀況,在本週當中選擇一餐禁食禱告,紀念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的愛,以此回應上帝。如果因為任何因素無法進行禁食,只要將一段時間分別出來給神,安靜在神面前,神知道您的心意。

 

想像式讀經的方法:

想像式的讀經祈禱常常被用來默想福音書中的故事情節,透過靈修者的想像,如同親身經歷福音故事一般,感官似乎感受到故事情節的一切,在聖靈的臨在中,進行一趟靈修之旅。

 在這項靈修中,想像允許我們透過感官從環境接收訊息,也和我們的記憶息息相關,因為想像可以透過記憶,勾勒一些已經在我們裡面的訊息,甚至觸動我們的情感,想像力是理性的,雖然並非分析邏輯取向的思維。

方法步驟:

一、安靜等候

二、選一段有情節的經文,頌讀經文3-5 (舉例: 8: 1-11)

三、安靜運用想像力,想像自己進入經文當時的情景,藉此與主相遇,因為我們的主在乎場景中的人和事物!

 

1 時間 (when) : 住棚節(7: 2, 10, 37; 8: 1-2)結束的第二天早上

2 地點 (where): 耶穌晚上在橄欖山過夜,清晨回到聖殿 (8: 1-2)

3 人物 (who): 文士和法利賽人、一個行淫時被抓到的婦人、耶穌、許多百姓

4 事件 (what): 文士和祭司長以及法利賽人想要捉拿耶穌,就藉著這個婦人的案子試探耶穌,想從中找到告他的理由!

5 如何發生 (how):

耶穌早晨從橄欖山回到聖殿,眾人喜愛他的教導,耶穌就坐下教導他們。這時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帶了一個女人,叫這女人站在他們中間,他們想找耶穌的把柄好控告他,就質問耶穌:"這女人正在行淫時被抓到,按照摩西律法,應該用石頭將這個女人打死,你覺得怎麼樣?"耶穌沒說話,彎下腰用指頭在地上寫字,  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繼續逼問耶穌,耶穌挺起腰說:"你們中間誰沒有犯過罪,誰就先拿石頭打她!"然後彎腰繼續在地上寫字。聽見這些話以後,他們就一個個溜走,剩下耶穌和那個還站在那裏的女人,耶穌挺起腰來,問她說:"婦人,他們都哪裡去了?沒人留下來定你的罪嗎?"女人回答說:"先生,沒有!"耶穌說:"好!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吧!別再犯罪!"

 

四、 運用身體的感官,投入在經文的情節,想像自己身歷其境!

1視覺:

  1. 直接看到一個女人被放在眾人面前審判,百姓都屏息等後結果,大家都神經緊張,那個女人則是羞愧到極點,又覺得不公平,因為男的並沒有被要求一起面對審問。 
  2. 看到一群自以為是的法利賽人,覺得自己是正義的化身,足以審判犯罪的人

1-3 看到彎著腰用手指寫字的耶穌,不知道他在寫甚麼,慢慢地在場的人,從老的到小的一個個走出去,剩下一些人在那裏。

1-4 最後耶穌和婦人講了幾句話,婦人也離開了現場。

 

2 聽覺:

2-1  聽到法利賽人對這個女人的指控,而且是以摩西律法的最嚴厲刑罰指控這個女人。其實法利賽人根本就不是為了公義,或律法本身的尊嚴而指控這個犯罪的女人,而是為了想從耶穌的話中找把柄,指控耶穌,所以聽起來特別不舒服。 

2-2  相對於法利賽人的高調,耶穌卻沉默,法利賽人繼續追問,耶穌對他們說:你們中間誰是沒罪的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!一陣沉默,沒人說話!

2-3  過了一段時間,耶穌問女人: 沒人定你的罪嗎? 女人說:主阿!沒有!

耶穌跟這女人說:我也不定你的罪!去吧!從此不要再犯了!耶穌說話聽起來超淡定,一點也沒有說教的意味,也沒有安慰的意思!

 

3 味覺:沒有想像關聯

 

4 嗅覺:聞到女人身上的香味、法利賽人衣服的檀香味、聖殿的味道、剛過完節期的清閒味!

 

5 觸覺:很難以觸覺在這場景中進入狀況

 

五、 覺察自己在過程中的感受和反應,試著投入聖經中的人物角色和他們的對話,感受自己當下的的情緒反應:喜樂?平安?厭惡?悲傷?憤怒?或是其他?

 

六、經歷這件事,你察覺和領悟到甚麼?

 

七、靜默在主的面前,場景逐漸消退,只有自己與主在一起!花一點時間,用心去感受主的心,祂是那麼在乎這些人,你有話對祂說嗎?祂對你說話嗎?

 

今日想像式讀經經文:

26: 17-30

 

記錄心得:

2015年4月1日 星期三

受難週靈修(三)

受難週靈修()

 

圖片:  https://danhoran.files.wordpress.com/2010/10/james-c-christensen-the-widows-mite1.jpg

 

2015-04-01()

經文: 25 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摘要:

這一章主要有三大段,包括十個少女的比喻、三個僕人的比喻、以及上帝最終的審判。

 

受難週靈修

本週是受難週,邀請大家透過經文一起經驗耶穌一步步走向各各他的過程。建議大家本週每天讀完經文後,找一段時間約十五到二十分鐘時間,默想一段耶穌受難的經文,作為受難週的特別靈修,想像式讀經方式記載於下方。每個人也可以按照個人身體狀況,在本週當中選擇一餐禁食禱告,紀念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的愛,以此回應上帝。如果因為任何因素無法進行禁食,只要將一段時間分別出來給神,安靜在神面前,神知道您的心意。

 

想像式讀經的方法:

想像式的讀經祈禱常常被用來默想福音書中的故事情節,透過靈修者的想像,如同親身經歷福音故事一般,感官似乎感受到故事情節的一切,在聖靈的臨在中,進行一趟靈修之旅。

 在這項靈修中,想像允許我們透過感官從環境接收訊息,也和我們的記憶息息相關,因為想像可以透過記憶,勾勒一些已經在我們裡面的訊息,甚至觸動我們的情感,想像力是理性的,雖然並非分析邏輯取向的思維。

方法步驟:

一、安靜等候

二、選一段有情節的經文,頌讀經文3-5 (舉例: 8: 1-11)

三、安靜運用想像力,想像自己進入經文當時的情景,藉此與主相遇,因為我們的主在乎場景中的人和事物!

 

1 時間 (when) : 住棚節(7: 2, 10, 37; 8: 1-2)結束的第二天早上

2 地點 (where): 耶穌晚上在橄欖山過夜,清晨回到聖殿 (8: 1-2)

3 人物 (who): 文士和法利賽人、一個行淫時被抓到的婦人、耶穌、許多百姓

4 事件 (what): 文士和祭司長以及法利賽人想要捉拿耶穌,就藉著這個婦人的案子試探耶穌,想從中找到告他的理由!

5 如何發生 (how):

耶穌早晨從橄欖山回到聖殿,眾人喜愛他的教導,耶穌就坐下教導他們。這時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帶了一個女人,叫這女人站在他們中間,他們想找耶穌的把柄好控告他,就質問耶穌:"這女人正在行淫時被抓到,按照摩西律法,應該用石頭將這個女人打死,你覺得怎麼樣?"耶穌沒說話,彎下腰用指頭在地上寫字,  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繼續逼問耶穌,耶穌挺起腰說:"你們中間誰沒有犯過罪,誰就先拿石頭打她!"然後彎腰繼續在地上寫字。聽見這些話以後,他們就一個個溜走,剩下耶穌和那個還站在那裏的女人,耶穌挺起腰來,問她說:"婦人,他們都哪裡去了?沒人留下來定你的罪嗎?"女人回答說:"先生,沒有!"耶穌說:"好!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吧!別再犯罪!"

 

四、 運用身體的感官,投入在經文的情節,想像自己身歷其境!

1視覺:

  1. 直接看到一個女人被放在眾人面前審判,百姓都屏息等後結果,大家都神經緊張,那個女人則是羞愧到極點,又覺得不公平,因為男的並沒有被要求一起面對審問。 
  2. 看到一群自以為是的法利賽人,覺得自己是正義的化身,足以審判犯罪的人

1-3 看到彎著腰用手指寫字的耶穌,不知道他在寫甚麼,慢慢地在場的人,從老的到小的一個個走出去,剩下一些人在那裏。

1-4 最後耶穌和婦人講了幾句話,婦人也離開了現場。

 

2 聽覺:

2-1  聽到法利賽人對這個女人的指控,而且是以摩西律法的最嚴厲刑罰指控這個女人。其實法利賽人根本就不是為了公義,或律法本身的尊嚴而指控這個犯罪的女人,而是為了想從耶穌的話中找把柄,指控耶穌,所以聽起來特別不舒服。 

2-2  相對於法利賽人的高調,耶穌卻沉默,法利賽人繼續追問,耶穌對他們說:你們中間誰是沒罪的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!一陣沉默,沒人說話!

2-3  過了一段時間,耶穌問女人: 沒人定你的罪嗎? 女人說:主阿!沒有!

耶穌跟這女人說:我也不定你的罪!去吧!從此不要再犯了!耶穌說話聽起來超淡定,一點也沒有說教的意味,也沒有安慰的意思!

 

3 味覺:沒有想像關聯

 

4 嗅覺:聞到女人身上的香味、法利賽人衣服的檀香味、聖殿的味道、剛過完節期的清閒味!

 

5 觸覺:很難以觸覺在這場景中進入狀況

 

五、 覺察自己在過程中的感受和反應,試著投入聖經中的人物角色和他們的對話,感受自己當下的的情緒反應:喜樂?平安?厭惡?悲傷?憤怒?或是其他?

 

六、經歷這件事,你察覺和領悟到甚麼?

 

七、靜默在主的面前,場景逐漸消退,只有自己與主在一起!花一點時間,用心去感受主的心,祂是那麼在乎這些人,你有話對祂說嗎?祂對你說話嗎?

 

今日想像式讀經經文:

12: 41-44

 

記錄心得:

 

2015年3月31日 星期二

受難週靈修(二)

受難週靈修()




圖片:  http://assets.knowledge.allianz.com/img/turkey_earthquake_49010.jpg

 

2015-3-31()

經文: 24 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摘要:

耶穌預言聖殿將要毀滅。在橄欖山上,耶穌門徒問他關於末日的徵兆,耶穌提醒他們,那時會有戰爭、大災難、饑荒和地震,以及假基督、假先知出現,門徒會受逼迫,天國的福音先要傳遍天下,末日就會臨到。災難日子一過去,人子就會充滿能力和榮耀從天而降,召集他的子民。至於末日來臨的日子和時間,沒有人知道,所以,要警醒。

 

前言:

本週是受難週,邀請大家透過經文一起經驗耶穌一步步走向各各他的過程。建議受難週每天讀完經文後,找一段時間約十五到二十分鐘時間,默想一段耶穌受難的經文,作為受難週的特別靈修,想像式讀經方式記載於下方,提供參考。每個人也可以按照個人身體狀況,在本週當中選擇一餐禁食禱告,紀念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的愛,以此回應上帝。如果因為任何因素無法進行禁食,只要將一段時間分別出來給神,安靜在神面前,神知道您的心意。

 

想像式讀經

想像式的讀經祈禱常常被用來默想福音書中的故事情節,透過靈修者的想像,如同親身經歷福音故事一般,感官似乎感受到故事情節的一切,在聖靈的臨在中,進行一趟靈修之旅。

 在這項靈修中,想像允許我們透過感官從環境接收訊息,也和我們的記憶息息相關,因為想像可以透過記憶,勾勒一些已經在我們裡面的訊息,甚至觸動我們的情感,想像力是理性的,雖然並非分析邏輯取向的思維。

方法步驟:

一、安靜等候

二、選一段有情節的經文,頌讀經文3-5 (舉例: 8: 1-11)

三、安靜運用想像力,想像自己進入經文當時的情景,藉此與主相遇,因為我們的主在乎場景中的人和事物!

 

1 時間 (when) : 住棚節(7: 2, 10, 37; 8: 1-2)結束的第二天早上

2 地點 (where): 耶穌晚上在橄欖山過夜,清晨回到聖殿 (8: 1-2)

3 人物 (who): 文士和法利賽人、一個行淫時被抓到的婦人、耶穌、許多百姓

4 事件 (what): 文士和祭司長以及法利賽人想要捉拿耶穌,就藉著這個婦人的案子試探耶穌,想從中找到告他的理由!

5 如何發生 (how):

耶穌早晨從橄欖山回到聖殿,眾人喜愛他的教導,耶穌就坐下教導他們。這時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帶了一個女人,叫這女人站在他們中間,他們想找耶穌的把柄好控告他,就質問耶穌:"這女人正在行淫時被抓到,按照摩西律法,應該用石頭將這個女人打死,你覺得怎麼樣?"耶穌沒說話,彎下腰用指頭在地上寫字,  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繼續逼問耶穌,耶穌挺起腰說:"你們中間誰沒有犯過罪,誰就先拿石頭打她!"然後彎腰繼續在地上寫字。聽見這些話以後,他們就一個個溜走,剩下耶穌和那個還站在那裏的女人,耶穌挺起腰來,問她說:"婦人,他們都哪裡去了?沒人留下來定你的罪嗎?"女人回答說:"先生,沒有!"耶穌說:"好!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吧!別再犯罪!"

 

四、 運用身體的感官,投入在經文的情節,想像自己身歷其境!

1視覺:

  1. 直接看到一個女人被放在眾人面前審判,百姓都屏息等後結果,大家都神經緊張,那個女人則是羞愧到極點,又覺得不公平,因為男的並沒有被要求一起面對審問。 
  2. 看到一群自以為是的法利賽人,覺得自己是正義的化身,足以審判犯罪的人

1-3 看到彎著腰用手指寫字的耶穌,不知道他在寫甚麼,慢慢地在場的人,從老的到小的一個個走出去,剩下一些人在那裏。

1-4 最後耶穌和婦人講了幾句話,婦人也離開了現場。

 

2 聽覺:

2-1  聽到法利賽人對這個女人的指控,而且是以摩西律法的最嚴厲刑罰指控這個女人。其實法利賽人根本就不是為了公義,或律法本身的尊嚴而指控這個犯罪的女人,而是為了想從耶穌的話中找把柄,指控耶穌,所以聽起來特別不舒服。 

2-2  相對於法利賽人的高調,耶穌卻沉默,法利賽人繼續追問,耶穌對他們說:你們中間誰是沒罪的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!一陣沉默,沒人說話!

2-3  過了一段時間,耶穌問女人: 沒人定你的罪嗎? 女人說:主阿!沒有!

耶穌跟這女人說:我也不定你的罪!去吧!從此不要再犯了!耶穌說話聽起來超淡定,一點也沒有說教的意味,也沒有安慰的意思!

 

3 味覺:沒有想像關聯

4 嗅覺:聞到女人身上的香味、法利賽人衣服的檀香味、聖殿的味道、剛過完節期的清閒味!

5 觸覺:很難以觸覺在這場景中進入狀況

 

五、 覺察自己在過程中的感受和反應,試著投入聖經中的人物角色和他們的對話,感受自己當下的的情緒反應:喜樂?平安?厭惡?悲傷?憤怒?或是其他?

 

六、經歷這件事,你察覺和領悟到甚麼?

 

七、靜默在主的面前,場景逐漸消退,只有自己與主在一起!花一點時間,用心去感受主的心,祂是那麼在乎這些人,你有話對祂說嗎?祂對你說話嗎?

 

今日想像式讀經的經文:

 24: 1-9

 

寫下心得:

2015年3月30日 星期一

受難週靈修(一)

受難週靈修()

 


圖片:  http://41.media.tumblr.com/85b9060929360792a2bf6b0617703148/tumblr_nd6v1pfPrO1qbkm0ho10_1280.jpg

 

2015-3-30()

經文: 22-23 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經文摘要:

耶穌講天國喜宴的比喻;之後法利賽人想要陷害他,就以是否該向羅馬皇帝繳稅試探耶穌,耶穌巧妙地回答他們。撒督該人不相信復活,因此以再婚的身分問題,詢問耶穌,耶穌以天國不嫁不娶回應他們。耶穌教導最大的誡命,並以經文中關於基督的問題,讓這些律法教師無話可說。

 

耶穌指責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的虛偽和愛權力,譴責他們的偽善,指責他們不想進天國,也不讓想進去的人去。耶穌並預言他們將遭到刑罰。

 

前言:

本週是受難週,邀請大家透過經文一起經驗耶穌一步步走向各各他的過程。建議大家本週每天讀完經文後,找一段時間約十五到二十分鐘時間,默想一段耶穌受難的經文,作為受難週的特別靈修,想像式讀經方式記載於下方。每個人也可以按照個人身體狀況,在本週當中選擇一餐禁食禱告,紀念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的愛,以此回應上帝。如果因為任何因素無法進行禁食,只要將一段時間分別出來給神,安靜在神面前,神知道您的心意。

 

想像式讀經的方法:

想像式的讀經祈禱常常被用來默想福音書中的故事情節,透過靈修者的想像,如同親身經歷福音故事一般,感官似乎感受到故事情節的一切,在聖靈的臨在中,進行一趟靈修之旅。

 在這項靈修中,想像允許我們透過感官從環境接收訊息,也和我們的記憶息息相關,因為想像可以透過記憶,勾勒一些已經在我們裡面的訊息,甚至觸動我們的情感,想像力是理性的,雖然並非分析邏輯取向的思維。

方法步驟:

一、安靜等候

二、選一段有情節的經文,頌讀經文3-5 (舉例: 8: 1-11)

三、安靜運用想像力,想像自己進入經文當時的情景,藉此與主相遇,因為我們的主在乎場景中的人和事物!

 

1 時間 (when) : 住棚節(7: 2, 10, 37; 8: 1-2)結束的第二天早上

2 地點 (where): 耶穌晚上在橄欖山過夜,清晨回到聖殿 (8: 1-2)

3 人物 (who): 文士和法利賽人、一個行淫時被抓到的婦人、耶穌、許多百姓

4 事件 (what): 文士和祭司長以及法利賽人想要捉拿耶穌,就藉著這個婦人的案子試探耶穌,想從中找到告他的理由!

5 如何發生 (how):

耶穌早晨從橄欖山回到聖殿,眾人喜愛他的教導,耶穌就坐下教導他們。這時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帶了一個女人,叫這女人站在他們中間,他們想找耶穌的把柄好控告他,就質問耶穌:"這女人正在行淫時被抓到,按照摩西律法,應該用石頭將這個女人打死,你覺得怎麼樣?"耶穌沒說話,彎下腰用指頭在地上寫字,  經學教師和法利賽人繼續逼問耶穌,耶穌挺起腰說:"你們中間誰沒有犯過罪,誰就先拿石頭打她!"然後彎腰繼續在地上寫字。聽見這些話以後,他們就一個個溜走,剩下耶穌和那個還站在那裏的女人,耶穌挺起腰來,問她說:"婦人,他們都哪裡去了?沒人留下來定你的罪嗎?"女人回答說:"先生,沒有!"耶穌說:"好!我也不定你的罪。去吧!別再犯罪!"

 

四、 運用身體的感官,投入在經文的情節,想像自己身歷其境!

1視覺:

  1. 直接看到一個女人被放在眾人面前審判,百姓都屏息等後結果,大家都神經緊張,那個女人則是羞愧到極點,又覺得不公平,因為男的並沒有被要求一起面對審問。 
  2. 看到一群自以為是的法利賽人,覺得自己是正義的化身,足以審判犯罪的人

1-3 看到彎著腰用手指寫字的耶穌,不知道他在寫甚麼,慢慢地在場的人,從老的到小的一個個走出去,剩下一些人在那裏。

1-4 最後耶穌和婦人講了幾句話,婦人也離開了現場。

 

2 聽覺:

2-1  聽到法利賽人對這個女人的指控,而且是以摩西律法的最嚴厲刑罰指控這個女人。其實法利賽人根本就不是為了公義,或律法本身的尊嚴而指控這個犯罪的女人,而是為了想從耶穌的話中找把柄,指控耶穌,所以聽起來特別不舒服。 

2-2  相對於法利賽人的高調,耶穌卻沉默,法利賽人繼續追問,耶穌對他們說:你們中間誰是沒罪的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!一陣沉默,沒人說話!

2-3  過了一段時間,耶穌問女人: 沒人定你的罪嗎? 女人說:主阿!沒有!

耶穌跟這女人說:我也不定你的罪!去吧!從此不要再犯了!耶穌說話聽起來超淡定,一點也沒有說教的意味,也沒有安慰的意思!

 

3 味覺:沒有想像關聯

 

4 嗅覺:聞到女人身上的香味、法利賽人衣服的檀香味、聖殿的味道、剛過完節期的清閒味!

 

5 觸覺:很難以觸覺在這場景中進入狀況

 

五、 覺察自己在過程中的感受和反應,試著投入聖經中的人物角色和他們的對話,感受自己當下的的情緒反應:喜樂?平安?厭惡?悲傷?憤怒?或是其他?

 

六、經歷這件事,你察覺和領悟到甚麼?

 

七、靜默在主的面前,場景逐漸消退,只有自己與主在一起!花一點時間,用心去感受主的心,祂是那麼在乎這些人,你有話對祂說嗎?祂對你說話嗎?

 

今日想像式讀經的經文:

 (耶穌潔淨聖殿)

21: 12-16

 

寫下心得:

靈修最後階段,只剩下你和耶穌在那裡,耶穌可有對你說話? 或者你可有對耶穌說甚麼?

2015年3月27日 星期五

光榮進耶路撒冷

光榮進耶路撒冷



圖片:  https://talesfrompeniel.files.wordpress.com/2014/04/triumphal-entry.gif

2015-3-27()

經文: 21 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 

金句: 去告訴錫安城的兒女: 看哪,你們的君王來了! 他謙遜地騎在驢背上,騎在小驢的背上。(21: 5)

 

摘要:

耶穌要進耶路撒冷過逾越節,他受到君王式的歡迎,光榮進耶路撒冷。耶穌進了聖殿,潔淨聖殿。祭司長和經學教師對耶穌很惱怒,他們也質疑耶穌的權柄,耶穌因為他們的想法和態度,就講了兩個兒子的比喻和壞佃戶的比喻,祭司長和法利賽人於是想逮捕耶穌。

 

默想:

耶穌向世界顯明其天國君王的地位,但同時顛覆世界對統治權威的瞭解。首先馬太讓我們看見耶穌的預知和預見的能力,驢駒的主人應該是一位接受耶穌的人或是門徒。馬太說明耶穌的王權管轄萬有,一切創造都屬於他。眾人尊崇耶穌,迎接他進入耶路撒冷,引用撒加利亞書九章,使聯想到彌賽亞要來的預言,但耶穌是溫柔與謙卑的君王,而不是大衛王朝的君王,他們一般都是帶兵打戰的王。

 

耶路撒冷並不知道他的王來了,所以全城騷動,反而是那些要來過逾越節的人潮,替耶穌介紹其身分。

 

題目:

耶穌騎驢光榮進入耶路撒冷,眾人熱烈歡慶如同迎接君王,你曾否因耶穌作王而雀躍萬分嗎?即將進入受難週,你準備與這位謙卑的王一起步向各各他的道路嗎?

 

禱告:

謙卑的君王,我們的主! 你教導我們天國的統治,是謙卑柔和的君王,帶領他的子民一起管理,求你給我們服侍的管理認知,要管理眾人的事,就是服侍眾人,做眾人的奴僕。阿們!

2015年3月26日 星期四

惻隱之心

惻隱之心



圖片:  http://friarmike.typepad.com/.a/6a00e54fc798d0883401630338f9cc970d-pi

 

2015-3-26()

經文: 20  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 

金句: 你們當中誰要做大人物,誰就得做你們的僕人。(20:26b)

 

摘要:

這一章耶穌教導門徒關於葡萄園工人的比喻,之後耶穌第三次預言自己將要受難。另外,雅各和約翰的母親(西庇太的妻子)來替他的兩個兒子求高位,引起其他門徒的不悅,耶穌於是教導他們天國的領導倫理,在天國要居首的,就得服侍眾人。他們要離開耶利哥前,兩個盲人大聲求耶穌醫治,耶穌動了惻隱之心而醫治他們。

 

默想:

耶穌聽著人們的祈禱,他審視祈求的動機。20: 20-34有兩種不同祈求的動機,雖然都是向天國的王祈求。第一種祈求就像雅各和約翰的母親來為她的兒子求地位,因為門徒已經聽耶穌說過,他的國要降臨,門徒將和他一起在榮耀裡(19:28-30)。門徒以為耶穌的國度和此世的君王國度相似。第二種祈求是兩個盲人的禱告,對應西庇太妻子之祈求,兩個盲人呼求耶穌的憐憫,他們的祈求出自人基本的需求,天國的王憐憫他們,就醫治他們。天國的統治和此世政治的統治不同,因為在天國最終只榮耀上帝,而上帝將高舉那謙卑服侍他人的人。

 

題目:

天國的統治和此世政治的統治有何不同? 上帝垂聽你最近的禱告嗎? 自己的祈求是出於人基本需求? 或是其他的需要?

 

禱告:

主阿! 求你幫助我們,成為你的僕人,不看過於所當看的,不求過於所當求的,並能夠學習耶穌,成為謙卑服侍他人的人。阿們!

2015年3月25日 星期三

休妻? 不貞?

休妻? 不貞?



圖片:  http://listcrux.com/wp-content/uploads/2013/12/Falling-out-of-love.png

2015-3-25()

 

經文: 19 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 

金句:  我告訴你們,除非妻子不貞,任何人休棄妻子,再去跟別的女人結婚,就是犯了姦淫。(19: 9)

 

摘要:

法利賽人想害耶穌,就問耶穌休妻的難題,他們問男人可以任意休妻嗎? 耶穌提出從創造開始,維持婚姻的純潔就是上帝的初衷。有人帶孩子來請耶穌為他們祝福,門徒責備這些人,耶穌卻說,讓孩子到我這裡來。有一位青年財主想要追求永恆的生命,他遵守誡命,耶穌要他變賣一切然後跟隨主,他就憂愁地走了。門徒很震撼,耶穌告訴門徒,跟隨耶穌的人在天上會得到百倍酬報和永恆的生命。

 

默想:

男人可以任意休妻嗎? 耶穌時代羅馬法允許夫妻任何一方訴請離婚,雙方有同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願。猶太人則是只准丈夫單方提出離婚。這一段經文對照馬可10: 2-10,馬太特別加上耶穌所說的,除非妻子不貞,否則不得離婚。

 

妻子不貞一詞指的就是妻子發生婚外性行為,當然丈夫婚外性行為不在此列,因為猶太人的離婚是由丈夫提出休妻,可以不管妻子的意願如何。合法離婚後,都是可以再婚。其實耶穌要說的是休妻的有效性。一些猶太男性藉著摩西的法律,隨意休妻,可以想像猶太男子不忠於婚姻的應該比女性多,因為女性不能休夫。耶穌強調的是婚姻的神聖性,以及要猶太男性盡其所能不讓婚姻破裂,包括那些已經處在第二或第三次的婚姻中的人。

 

題目:  

本章有不同的教導,自己覺得耶穌的教導會在生活中哪一部分挑戰你,為了跟隨他而需要改變?

 

禱告:

親愛的主!  謝謝你賞賜婚姻關係以及家人關係,讓我們在當中學習去愛和被愛,如同你愛我們,我們也可以去愛這個世界有需要的人,在愛與被愛當中,經驗你的國度在我們當中。阿們!

2015年3月24日 星期二

饒恕

饒恕

圖片:  http://images.fineartamerica.com/images-medium-large-5/sun-temple-of-forgiveness-raul-morales.jpg

2015-3-24()

經文: 18  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金句:  耶穌說: 不是七次,而是七十個七次。(18: 22)

摘要:
這一章耶穌教導門徒在天國裡,謙卑的人最偉大。而引人犯罪的人,將受懲罰。接著耶穌講迷羊的比喻和不饒恕人的惡僕的比喻。

默想:
加爾文觀察饒恕的比喻,他提出關於被得罪的人饒恕的兩種型態。一是自己被得罪,可以放下想報仇的意念,不仇視對方,仍正面對待他,等對方來道歉,回復關係。另一種饒恕是指我們接納人們,正如上帝不再紀念我們的過犯,除去任何犯錯的記憶,基督的教導正是如此,我們不當記得人的錯,且是不紀念所有的過犯。這是讓我們可以支援所有曾經跌倒的人,因為最可憐的人,就是那些想認錯,卻被拒絕的人,這些人容易被憂傷和絕望所勝過。

這裡並不是在討論因社會結構引起的不平等或不公義議題,而是一般的過犯的情況。

題目:
饒恕別人的過犯是一件困難的事嗎? 不饒恕人的惡樸的比喻,給你甚麼啟發?

禱告:
主阿! 我向你求,讓我今天不要犯罪,更求你讓我今天可以饒恕別人得罪我的過犯,不受魔鬼引誘而發脾氣,遵行基督的教導。阿們!

2015年3月23日 星期一

三人說話

三人說話



圖片: http://s244.photobucket.com/user/JRedPRP/media/TransfigurationofJesusChristTransfigurationSunday_zpsd1bc847d.png.html

 

2015-3-23()

經文:  17 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 

金句: 忽然,三個門徒看見摩西和以利亞在跟耶穌講話。(17: 3)

 

摘要:

耶穌帶著三個門徒到山上,分別是彼得、雅各和耶穌所愛的門徒約翰;在山上的時候,門徒看見耶穌變貌。接著他們回到群眾當中,耶穌醫治被鬼附的孩子,並勸勉門徒要有信心。另外,徵收聖殿稅的人來,要求他們付稅,耶穌讓彼得到湖邊釣魚,從魚口中拿取錢幣繳稅。

 

默想:

耶穌山上變貌的變貌(transfiguration,按照希臘文翻譯是metamorphasis )一詞,是指蛻變,比較接近蛹變成蝴蝶的過程。耶穌在門徒面前的變貌,將其天上的榮耀顯明出來。腓立比書二章保羅提到道成肉身,神成為人並取了僕人的樣式,與馬太十七章耶穌在山上變貌,剛好形成對比,後者是做僕人的耶穌,取了上帝榮耀的樣式,即使只是那麼短暫的時間。路加福音山上變貌的記載,則是加上耶穌和以利亞還有摩西討論耶穌將要受難完成使命的事,他們討論上帝如何拯救和釋放他的子民。上帝要摩西帶以色列人出埃及,將以色列人從埃及壓迫的軛中釋放出來。而耶穌則是要拯救所有被罪捆綁之人,將人們從罪的權勢之軛中釋放出來。看見耶穌變貌,門徒在此已經預先經驗天上的喜樂,所以不想下山,因為他們不知道,耶穌正要走上各各他的道路。

 

題目:

耶穌在山上改變相貌,有摩西和以利亞同時顯現,門徒短暫看見他的榮光,你可曾見過上帝顯現的榮耀?上一次經驗上帝的拯救和釋放是甚麼時候? 發生甚麼事?

 

禱告:  

親愛的主耶穌! 謝謝你道成肉身,取了奴僕的形象。也在山上變貌中,讓門徒先經驗到你的復活的榮耀,以至於他們在你復活以後,瞭解到你山上變貌的意義,

求你也不斷向我們顯現,讓我們預嚐天上的喜樂。阿們!

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

你們說我是誰?

你們說我是誰?


 

圖片: https://witshadows.files.wordpress.com/2012/09/who-do-say-that-i-am-2-2.jpg

 

2015-3-20()

 

經文: 16  http://chinesebibleversions.blogspot.tw/p/httpcb.html

金句: 西門彼得回答: 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。(16: 16)

 

摘要:

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像耶穌求神蹟,耶穌拒絕他們,並告誡門徒要防範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影響。到了凱撒利亞腓力比境內,耶穌問門徒: 人子是誰? 耶穌是誰? 彼得回答說: 耶穌是永生神的兒子。耶穌接著預言自己的受難和死,並勉勵門徒要背起十字架來跟隨耶穌,獲得永恆的生命。

 

默想:

耶穌問門徒: 一般人說人子是誰? 有的說是施洗約翰,有的說是耶利米或其他先知中的一位,這些說法表明門徒們尚未認識耶穌。耶穌再問: 你們說我是誰? 彼得在上帝恩典的啟示下,告白耶穌是又真又活上帝的兒子。

 

你們說我是誰? 羅馬總督比拉多在審理耶穌時,也問了耶穌身分的問題,他問耶穌是不是猶太人的王? 耶穌回答比拉多說,我是王,這是你說的。我的使命是為真理做見證,我為此生、、、。比拉多有些震驚,問耶穌: 真理是甚麼? 當人們問 "真理是甚麼?" 的問題,人在尋求理解上的答案,但當人問,我是誰? 這是身分認同和關係,所以彼得回應耶穌說,你是上帝的兒子。彼得的回答是信仰告白,說明自己和耶穌的關係,而比拉多則是在探索哲理的問題,一個外在於耶穌的提問。

 

題目:

耶穌在問門徒說他是誰時,彼得怎樣回答?如果耶穌這時也問你這問題,你會怎樣回答「耶穌是誰」這個問題?

 

禱告:

天上的父阿! 求你向我們啟示,好讓我們認識你在耶穌基督裡所要賞賜我們永恆的生命,願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你。阿們!